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爱电竞 > 新闻动态 >

《外交战略》再次认可中国军事实力已居领先位置

发布日期:2025-09-11 13:59    点击次数:180

在“9·3大阅兵”那天,全球挺有名的外交杂志《外交政策》刊登了一篇由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国际安全项目负责人萨姆·罗格文写的文章,标题直接点明:“中国军力已领跑”。

我先说说罗格⽂,他是澳大利亚有名的国际海军战略研究专家。从2018年起到现在,他已经为《外交政策》写过四篇文章(这篇算在内),之前的三篇都跟中国航母有关。通过这四篇帖子,能看出罗格⽂对中国军事实力的态度也从“不屑”变成了“佩服”。

他在2018年发表的第一篇文章里曾说,中国的新航母已经落后了。到第二年,他又写了一篇,把中国拥有双航母和万吨驱逐舰的事儿说成不再是单纯的防御性海军了。到了2022年,他的第三篇文章还“提醒”美国,随着福建舰建成完成,中国已经有能力在“后美国”时代赢得亚洲的主导权。

直到今年9月3日,他发表的这第四篇文章里,觉得中国的军力已经慢慢追赶上甚至开始领先了。

罗格文一开头就直言不讳地说呀,等中国在机器人、新能源车、核能、太阳能、无人机、高铁还有人工智能这些领域都已占据了领先位置,西方又凭啥不给中国的军事装备点个赞、承认它们也是领先的呢?

即使这次咱们在阅兵上展示的武器大多已经遥遥领先西方国家,但在许多西方媒体的报道里,他们依旧狡辩说自己才是领跑者。

不过,罗格文在《外交政策》那篇文章里说得很清楚,“说中国军队还在追赶或者模仿西方的军事装备,这样的话不太准确。实际上,中国正自主进行军事创新,并且已经取得了领先。这一点已经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由美国及其盟友主导了几十年的地区军事平衡——九月三日的阅兵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不单纯是中国现代军队的一次亮相,更像是透露未来发展方向的信号。以前中国在展示新型军事装备上比较低调,这次阅兵则有意地点出了部分秘密,让人一睹为快。

这也说明了中国对自己军事现代化水平的信心越发增强,挺有那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意味在里面啦。

罗格文觉得,这次阅兵的看点主要在于逐渐壮大的航母舰队、新型舰载机;各种先进的“忠诚僚机”;至少四款超音速巡航导弹,还有新出的一些无人潜航器和鱼雷。这些亮点可都是不容忽视的。

但这些武器不过是自去年12月以来,中国在军事科技方面取得的一连串突破中的一部分成就罢了。

从两款第六代战斗机、076型电磁弹射两栖攻击舰开始,中国新一代大型预警机、高空预警无人机、可伸缩动力的创新驳船、超远距空空导弹、新概念的可变形翼飞机、倾转旋翼机、极速直升机、重型武装直升机(这款更早曝光)、以及超大型飞翼无人机……这系列武器装备多得数不过来啊,可值得一提的是,统统都没出现在这次阅兵当中。

这就不错,说到底,说明咱们国家还有一大批更先进的武器“还在肚子里”。

得提一句,今年5月印巴空战时,巴方动用的中国装备,比如战机、预警机、雷达系统、导弹,都展现出了挺靠谱的性能。

罗格文说:“在技术方面,中国军队经历了二战以来全球军队中最快速的一次技术变革。”

文章里提到,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军队的远程战略投送能力明显提升,不管是越来越多的庞大运输机、加油机、预警机机队,还是日益增加的航空母舰、远洋驱逐舰、大型海上补给舰,甚至包括这次阅兵展出的多款先进空投装甲车辆,这些都说明中国军队正慢慢具备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作战的能力。

不过,文章也坦言,跟追求全球霸权的美国不一样,今年亮相的新型战斗机、无人舰艇、无人机以及导弹系统,并没有展现出我们对全球力量投送的过度关注。这些先进的军备,更多是用来巩固国家自身的防务安全。

作为西方智库,罗格⽂依旧沿用老一套,从西方立场出发一再强调威胁,虽然大家都很明白,真正制造地区动荡、煽风点火的始作俑者,其实是谁。

不过光从军事角度看,罗格⽂和《外交政策》的这篇文章算是外媒中少数能比较客观评价中国军事装备的知名刊物,而且文章不像其它西方媒体那样总拿“实战”说事。

其实如今这个道理挺直白的,面对这些军事装备,又有哪个国家乐意和咱们来一次“实战”体验?恐怕连美国都不敢,更别说其他国家了。

咱们作为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当然不会像美国那样“嗜战”。美国甚至把“国防部”改成“战争部”,但这可不意味着我们怕打仗。

新中国这辉煌的七十多年历程里,我们的子弟兵靠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狠狠地证明了——中国军队,绝对不可战胜!



Powered by 爱电竞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