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爱电竞 > 新闻动态 >

鹰击-19:配备高能冲压引擎与乘波弹头,由核潜艇秘密发射

发布日期:2025-09-11 13:59    点击次数:161

作为国产军事装备快速崛起的直观体现,“九·三”阅兵展示了许多之前只听说过的装备,让大家看得热血沸腾。其中,鹰击-19作为全球第一款潜射高超音速武器,也是一款采用超燃冲压动力的高超音速武器,毫无疑问占据着顶尖的地位。

▲鹰击-19采用吸气式结构,这一设计也正是配备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经典标志。

鹰击-19那细长的外形挺有标志性,其实是为满足潜艇533毫米重型鱼雷发射管的限制专门研发的潜射武器。而高超音速导弹如今对反导体系构成的威胁特别大,基本被认为是“拦不住”的东西。配合着极佳的隐秘性能,也非常难被对手的水面舰队发现,这么一套装备对航母的威慑力简直太强了。上次美海军遇到类似的危机,是苏联海军搞出来的那种潜射超音速反舰导弹,当时也算是“拦不住”的解放武器。那时的应对措施,是打造F-14重型舰载机和AIM-54的黄金搭配,但目前看,美军可能已经没法对付鹰击-19的威胁了。

▲先进核潜艇搭配鹰击-19组合,杀伤力简直是强大到爆炸。

高超音速武器一旦实现概念落地,庞大的技术难题让不少国家望而却步,不过也有几个国家绞尽脑汁想办法加入,结果就催生出两条过渡的路径。第一条是利用巧妙的气动设计,保证武器在大气层内滑翔阶段拥有足够强悍的机动能力,这样一来,就很难被对手拦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风-17,俄制“匕首”算是弱化版(主要是气动布局更简单,机动性没那么强),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都配备成熟的性能不错、结构相对简易的固体火箭引擎。另一条路线对气动布局的要求要低很多,主要依靠超然冲压发动机的强大推力,“硬生生”提升机动能力,从而实现高效率突防。

▲东风-17在滑翔阶段的机动能力真是杠杠的,灵活得很。

换句话讲,前者属于“做工精细”,后者则是“劲大砖飞”。理论上,应该是“劲大砖飞”更简单容易点,但实际上各个国家都偏向“做工精细”。在鹰击-19出道之前,唯一宣称装备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的俄罗斯“锆石”,实际上只是把这款高能发动机用在上升阶段(因为稳定时间太短,不到100秒,不能作为滑翔段的动力源),并没有具备高速滑翔的能力,技术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在空气稀薄、接近大气层的范围里,超燃冲压发动机需要先对空气进行极端压缩,然后实现充分燃烧,才能提供足够的动力。

▲“锆石”和鹰击-19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玩意儿。

这种特别不稳定的工作状态,对发动机的材料和结构来说,压力挺大。美国和俄罗斯到现在都还没能突破100秒的限制,实际上没啥实用价值。相比之下,国内在2022年就搞定了连续1000秒的试验,为量产打下了技术基础。而之前在东风-17上采用的乘波体布局,也让国内积累了很多“琢磨精细”的经验。所以,最后在鹰击-19上展现的,就是“琢磨细腻”和“力大如牛”的结合——超燃冲压发动机和乘波体弹头融合一体,堪称高超音速武器的顶尖水平。

这个乘波体看着挺简单,但美国那边就是反反复复试验,老是失败,没搞定。

在如今这个只要掌握一项核心技术就能称霸全球的年代,像鹰击-19这种集两者于一身的武器,反导压力可想而知。加上潜艇发射带来的隐蔽性,称它为“水下航母杀手”也不算夸张。当然,没有哪种武器是完美的,鹰击-19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它的体型和结构限制,战斗部的威力明显不足,没法直接击沉航母,还得靠其他更强大的反舰导弹配合使用。简单点说,国内应该建立一种以鹰击-19为突破口,突破敌人的防空网络,然后借助后续更强的反舰导弹来完成有效打击的战术体系。

东风-26D首次亮相,威力可真是不容小觑。

挺有意思的是,80年代苏联搭建的反舰体系,基本上就是靠潜艇、巡洋舰和轰炸机带着重型反舰导弹,形成集群式协同攻击的方式。现在国内发展出来的体系,除了在技术上不断升级换代外,核心的思路其实没啥本质上的不同。



Powered by 爱电竞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