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爱电竞 > 新闻动态 >

美媒看不下去了,怒斥印度:别再痴心妄想挑战中国,你连区域劲敌越南都未曾击败!

发布日期:2025-08-30 09:05    点击次数:194

全球供应链的大洗牌正在加速,一场“世界工厂”的抢位赛,早就悄悄开打了。西方国家忙着多元化,不想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而印度呢,雄心勃勃地喊着要当全球制造业的新大佬,还真吸引了不少科技巨头来投资。

可最近,美国媒体CNBC却给印度的这份自信泼了盆冷水。他们直言不讳:印度啊,你别老盯着中国,先看看你身边那些区域竞争者吧。这话,真是把印度宏大梦想背后的现实挑战,揭了个底朝天。

印度,别光盯着中国了

印度确实有底子,人口多,年轻人多,本土市场也大得惊人。莫迪政府也铆足了劲推“印度制造”,想把这些潜力变成真金白银。这几年,成绩单看着也挺亮眼,苹果、谷歌都来了,谷歌甚至今年二季度就要开始生产Pixel手机。印度手机出口额更是从2018年的2亿美元,一路飙升到今年的241亿美元,简直是坐上了火箭。

但光看数字还不行,往深里一瞧,印度制造业的那些老毛病,一个都没解决。29个邦的政策,简直是“一国多制”,外企一来就得耗费巨大精力去协调,光是行政壁垒就能把人劝退一半。劳工法规改革更是慢得像乌龟爬,企业手脚被绑着,怎么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物流基础设施,更是印度的“阿喀琉斯之踵”。港口清关效率低到令人发指,动不动就得等上好几天,结果呢?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高达14%,这笔钱,谁来出?平均进口关税也高得吓人,普遍在10%以上。虽然今年稍微给手机部件降了点税,但整体政策还是碎片化,让人摸不着头脑。

更扎心的是,数据显示,印度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2019年的1.8%不升反降,掉到了1.7%。这说明,它所谓的增长势头,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猛。在电子制造业这块,印度起步晚,底子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喊着到2030年要把电子产品出口提到61亿美元,可跟全球大盘比起来,这目标还真有点“小巫见大巫”。

隔壁小弟,怎么就超车了?

当印度还在为自家内部的“九九八十一难”发愁时,隔壁的东南亚小兄弟——越南,却像开了挂一样,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抢占了先机。人家早在2007年就和美国签了贸易投资协议,这眼光,这布局,简直是教科书级别。

越南政府办事,那叫一个雷厉风行,集中统一,效率奇高,内部根本没有那些扯皮的事。这种高效的治理模式,给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物流效率更是把印度甩在后面一大截。港口清关只要8小时,物流成本只占GDP的10%左右,企业运营成本自然就低了。

进口关税也低得感人,平均只有5%。这让越南在吸引外资方面,简直是自带“吸金体质”。三星、英特尔这些国际巨头,早就把越南当成了自家后院。三星手机大半都在这儿生产,英特尔的封测工厂规模更是全球顶尖。

越南对美国的出口额,更是把东南亚其他国家远远甩在身后。2023年,这个数字高达969.9亿美元,稳坐头把交椅。电子产品出口规模更是庞大,今年预计能达到726亿美元,而且增速高达26.6%。上半年GDP增速7.52%,制造业功不可没,这势头,谁看了不眼红?

更聪明的是,越南从不搞对抗,而是和中国保持着紧密的经济互补关系。他们大量从中国进口电子零部件,自己组装,然后再卖到欧美市场。这种务实的供应链策略,简直是把“借力打力”玩到了极致。

“反华”牌,真香吗?

印度这几年,总喜欢把“反华”挂在嘴边,以为这样就能抱上西方大腿,接下转移的订单,把自己打造成承接全球供应链的“政治正确”选择。可美媒一盆冷水泼过来:大哥,你是不是太入戏了?

这种策略,让印度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和中国的对抗上,反而忽视了身边那个悄悄崛起的区域竞争者——越南。过度关注外部的“敌人”,结果可能就是错失了解决自家内部问题的最佳时机。

虽然美国企业可能会因为担心越南和中国走得太近,而把目光转向印度,但光靠“反华”姿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印度自身的竞争力,才是吸引更多资源倾斜的关键。说白了,打铁还得自身硬。

印度嘴上喊着要“独立制造”,可骨子里呢?很多核心部件,还不是得从中国进口。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策略,让它的“独立制造”口号,听起来多少有点底气不足。

反观越南,人家玩得可就高明多了。和中国供应链互补合作,实现了“前段靠中国,中段靠自己,后段卖美欧”的完美闭环。这种灵活务实的合作模式,给越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国际评级机构都警告了,如果美国未来真搞50%的关税,印度制造业的增长可就悬了。这外部风险,让印度“反华”策略的成本,又多了一笔。

不争一时,只争朝夕

美媒那句“印度并非输在梦想,而是输在执行力”,真是直击灵魂。这句话点明了印度当前最核心的问题:再宏伟的蓝图,没有扎实的行动去支撑,那也只是空中楼阁。

印度如果真想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新支点,就得赶紧把那些内部制度、效率和执行力的问题解决了,而不是光靠喊口号、凭雄心壮志。务实的改革,才是它发展的康庄大道。

越南在统一政策、降低营商成本、优化基础设施方面的经验,印度完全可以拿来借鉴。比如,投入307亿美元去改造铁路,提升自家落后的物流系统,这才是正事。

虽然印度手机出口有望在年底超越越南,但这只是局部胜利。在整体电子产品出口规模上,越南依然是老大。今年预计726亿美元的出口额,而且增长势头强劲,这才是真本事。

全球供应链的未来,注定是多极化的。印度和越南之间的竞争,更像是“梯队接力”,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拳击对战”。两国之间其实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完全可以手拉手,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你看,越南的汽车巨头VinFast都计划2025年在印度建厂了,这不就是互补合作的最好证明吗?这种跨国投资,能让双方产业链融合得更深。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尤其在高价值链环节,那可是雷打不动的。而印度和越南的成长,恰恰能让全球经济变得更平衡、更多元。

笔者以为

时代风口,说变就变,机遇稍纵即逝。想追上这股风,跑得不够快,看得不够准,那可就白白错失良机了。

印度想真正超越中国?那得先在和越南的区域竞争中,好好证明自己才行。这不光是考验它制造业的硬实力,更是对它治理能力和改革决心的终极检验。

在全球供应链重塑的大背景下,印度和越南都得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合作永远比对抗好,务实才能走得远,这可是历史给它们出的共同考题。



Powered by 爱电竞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