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30 11:16 点击次数:79
2025年6月,澳大利亚牛肉出口商Bindaree食品集团的CEO安德鲁·西蒙逊看着手中的数据报表,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的公司刚刚创下历史纪录——单月对华牛肉出口量突破2.7万吨,同比增长105%。而与此同时,美国牛肉对华出口量骤降至每周仅54吨,几乎归零。这一切,都源于一场中美之间的关税大战。
中美贸易战自2018年打响以来,双方反复加征关税,全球供应链备受冲击。2025年,特朗普政府推行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对全球多国加征高额税费:中国商品面临累计54%的关税,欧盟、日本等国也被加征20%-26%的税费。然而,澳大利亚却成了例外——美国仅对其征收10%的基准关税,是所有盟友中低的。
这种“特殊待遇”并非偶然。一方面,中国正将澳大利亚视为“示范样板”,主动取消了对澳产品的所有贸易限制。
2023年8月,中国终止对澳大利亚大麦的反倾销税;2024年3月,葡萄酒限制解除;同年12月,龙虾和肉类进口全面开放。另一方面,美国为确保稀土供应链安全,选择对澳大利亚“网开一面”。
澳大利亚的农牧民们率先感受到变化。南澳大利亚州的葡萄酒出口额在一年内飙升至7.9亿澳元,创下历史新高;龙虾出口在恢复对华贸易后的两个月内,达到2019年峰值水平的60%。
牛肉厂商是忙得不可开交——2025年上半年,澳大利亚对华牛肉出口累计12.9万吨,同比激增30.41%。一位牧场主感慨:“我们的牛肉柜里装的全是原本属于美国的订单。”
资源行业同样受益匪浅。澳大利亚铁矿石对华出口量稳定在每季度2.4亿吨,价格维持在110-120美元/吨的区间。煤炭出口也因美国被加征97%关税而转向亚洲市场,预计2025年动力煤出口量增长8%。
经济数据印证了这场“意外红利”。2024年,中澳双边贸易额达到3250亿澳元,南澳州对华出口增长33%,创下43.9亿澳元的新纪录。澳大利亚央行甚至因通胀压力缓解而启动降息周期,2025年底现金利率或降至3%以下。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2025年8月的峰会上公开表示:“中国已取消所有对澳贸易壁垒,每一艘驶向中国的货船都是区域合作的胜利。”这番话背后,是澳大利亚在大国博弈中精准的平衡艺术——经济上深化对华合作,安全上仍与美国保持同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