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30 08:24 点击次数:72
新闻一出来,气氛就不对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高调通过“接管加沙城、同时打击哈马斯”的军事计划,嘴上喊得响,背后却有美国总统特朗普撑腰,还不断催促以色列“快点结束战斗”。不是老戏重演,而是中东新一轮博弈。加沙、特拉维夫、华盛顿、巴黎,这几座城市的外交热线快要打爆了,台前幕后,各种消息交错,权力和情绪全都搅在一起。
以色列军方和政客明里一套,暗里一套。军方说要时间,要准备,要先疏散平民。极右翼政客却高喊“断水断电”,甚至说“投降或死”,完全不管后果。这种分歧不是小事,直接关系到无数人的命。作为一个从军队出来的观察者,我能理解以色列军方的谨慎,但这次政治干预之强,已经让军方都忍不住发火。扎米尔、斯莫特里赫、本-格维尔这些人,一个比一个强硬,背后全是现实和理想、专业和民粹的较量。
外界最关心的,其实不是内塔尼亚胡又喊了什么口号,而是这仗还能打多久,停火有没有希望。哈马斯那边,面对家园被毁、平民流离失所,还是在谈判桌上做了让步,接受了卡塔尔、埃及的停火方案。以色列却一边加大进攻,一边放话“愿意谈”,但又坚决拒绝分阶段协议,非要“全部人质都放了才算”。这招怎么看怎么像“边打边谈”,其实就是拖着,等哈马斯先撑不住。
特朗普撑腰是个关键。以色列这边一再强调,正是因为美国总统全力支持,内塔尼亚胡才这么有底气。特朗普公开说,“只有把哈马斯打垮,人质才能全部放出来”,态度非常直接,对“分阶段停火”完全不感兴趣。特朗普的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更是直接指责哈马斯“不合作”,还说美国会考虑别的办法。美国话说得这么狠,内塔尼亚胡自然底气十足,哪怕全世界怎么批评,以色列还是照样走自己的路。
情报共享也是个大看点。以色列的行动,背后有美国的电子侦察、情报分析和建议。虽然没人明说美军会不会直接参战,但没有美国的技术和情报,光靠以色列自己,想短时间内打垮哈马斯,几乎不可能。以军自己也反复强调,哈马斯在加沙有基础、武装又多,平民和武装分不清,清剿行动风险特别大。没有美军的电子支持,想抓住哈马斯的痛点,难度跟剥洋葱差不多,一层层剥,越剥越疼。
这场冲突的舆论也很激烈。伊斯兰合作组织公开说要推动暂停以色列的联合国资格,联合国大会主席菲勒蒙·扬谴责以色列空袭加沙医院,要求马上停火。加沙的医院、学校、难民营成了全球媒体关注的中心。每一次爆炸、每一条人命,都让外界更愤怒。以色列总能找理由——“哈马斯用医院做掩体”“要摧毁对方摄像头”,但哈马斯和国际组织都说这是在找借口,是在逃避责任。20个人的命换一台摄像头,这理由,谁听了都觉得说不过去。
外交舞台上,法国总统马克龙的长信成了焦点。内塔尼亚胡给马克龙写信,说法国反犹太主义严重,批评法国政府不作为。马克龙不吃这一套,回了一封6页长信,直接反击,说内塔尼亚胡的指控是对法国的侮辱。更重要的是,马克龙重申法国坚持承认巴勒斯坦国的立场,还说“占领加沙、让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发表仇恨言论,只会让以色列更孤立”。这封信一公开,马上引发国际关注,法国、英国、加拿大等G7国家也在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西方阵营在中东问题上,立场开始分化。
冲突的残酷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加沙地带的医院被炸,平民、记者、医生死伤无数。联合国、土耳其、法国、伊斯兰合作组织、各家媒体都在发声,要求停止杀戮,开放人道救援。以色列却坚持认为只有加大军事压力,哈马斯才会坐上谈判桌,用打和谈两手准备,想在僵局里找突破。哈马斯这边一边释放谈判信号,一边坚决不肯解除武装。谁都不想先低头,大家都在耗。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