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19 07:21 点击次数:137
这年头连擦垃圾桶都能成"表演项目"了?最近网上疯传的一段视频让人看了直呼离谱。 视频里一位环卫工人正卖力擦拭着红色垃圾桶,旁边却站着一群西装革履的"观众",有人拿着表格指指点点,有人交头接耳,活像在动物园看猴戏。
说实话,看到这一幕我血压都上来了。 环卫工人拿着微薄的工资,干着最脏最累的活,现在还要被当猴耍?更讽刺的是,这些"观众"个个站得东倒西歪,连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
考核就考核,非得搞成"围观式验收"?这操作简直让人无语。 涉事公司倒是反应迅速,连夜发了整改声明。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种"事后诸葛亮"的套路我们见多了。 嘴上说着要"人性化管理",可那些被围观的老实人心里阴影面积得多大?考核标准可以修改,但某些人骨子里的官僚作风怕是没那么容易改。
网友们的评论更是一针见血。 有人说这是"月薪过万的监督月薪九百的",还有人调侃"一个人养一群人"。
话糙理不糙,这种层层加码的形式主义考核,除了给基层添堵还有什么用?当然,这话可能有点绝对,但现实中的确存在这样的怪现象。 想想看,谁没在街头见过凌晨就开始工作的环卫工人?他们默默维护着城市的面子,却常常连基本的里子都得不到。
考核本无可厚非,但能不能少点居高临下的姿态?与其站在旁边当"监工",不如帮忙递块抹布。 考核表上的分数再漂亮,也比不上实际行动来得暖心。
这事让我想起最近某地推出的"环卫工人休息驿站",那才是真正为劳动者着想的举措。 考核的终极目的不该是挑刺,而是让工作更高效、更人性化。
当管理变成了"看热闹",再严格的考核标准都会变味。 话说回来,视频里那些领导们的站姿,倒是很符合"站着说话不腰疼"这句老话。
你们觉得呢?要是把围观考核的时间用来体验半天环卫工作,会不会更有说服力?毕竟,只有弯下腰擦过垃圾桶的人,才知道什么样的考核标准才合理。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下次考核换成领导亲自示范怎么擦垃圾桶,环卫工人在旁边打分,画面会不会和谐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