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10 13:29 点击次数:174
他信家族大厦将倾?一通电话引爆泰国政坛,女总理恐步父辈后尘
曼谷的空气,总是混杂着湿热与某种挥之不去的政治火药味。一通本应是私下斡旋的电话,如今却像一枚被公之于众的炸弹,将泰国政坛炸得人仰马翻,也将一个显赫的政治家族再次推到了悬崖边缘。
主角是佩通坦·西那瓦,泰国被停职的总理。她可能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一句略带亲昵的“洪森叔叔”,以及对本国军队将领一句“疯子”的抱怨,会通过录音传遍大街小巷,成为政敌手中最锋利的武器。
这通电话的另一头,是柬埔寨的政坛常青树洪森。对于这位纵横捭阖几十年的老江湖来说,录下通话或许只是常规操作。可当这段录音被泄露,它就不再是两个邻国领导人之间的私语,而是点燃泰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与军方怒火的烈性燃料。
在泰国,军队的地位超然,国家主权更是不可触碰的逆鳞。佩通坦在与柬埔寨谈论边界争议时,姿态放得如此之低,甚至私下非议本国将领,这在掌控着国家命脉的保守派精英眼中,无异于一种背叛。
于是,我们看到了熟悉的场景:近两千名抗议者顶着酷暑,撑着阳伞聚集在曼谷街头。他们高喊着让佩通坦下台的口号,人群中不乏一些“老面孔”,这些人几十年来,一直以将西那瓦家族拉下马为毕生事业。
这不仅仅是一场抗议,更像是一场政治围猎的总攻信号。佩通坦的父亲他信,那位极具争议的电信大亨和前总理,在2006年被军事政变推翻。她的姑姑英拉,泰国首位女总理,在2014年同样被宪法法院解职,随后军方再次介入。
历史的剧本,似乎正在佩通坦身上重演。这个被外界称为“西那瓦家族魔咒”的宿命,如同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着这个家族的第三代政治领袖。她能否打破这个循环,现在看来,希望渺茫。
真正要命的,并非街头的喧嚣,而是来自宪法法院的审判。在泰国,宪法法院常常扮演着“最终裁决者”的角色,是保守派势力制衡民选政府的终极武器。佩通坦被暂时停职,已经被对手视为“第一阶段的胜利”。
这起“通话门”事件的引爆点,是泰柬两国之间一段纠缠不清的百年恩怨——柏威夏寺主权争议。这座高棉帝国时期的古老寺庙,坐落在两国边境的悬崖之上。上世纪初,法国殖民者划定的边界线将寺庙划归柬埔寨,为日后的冲突埋下祸根。1962年,海牙国际法院将寺庙判属柬埔寨,更是深深刺痛了泰国的民族自尊心。此后,这里炮火声时断时续,成了两国民族情绪的宣泄口。佩通坦试图用“家常”方式处理如此敏感的问题,其政治上的不成熟暴露无遗。
更深层次的危机,来自于泰国独特的政治结构。2017年由军方主导修订的宪法,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牢笼,极大削弱了民选政府的权力,同时赋予了参议院、宪法法院等非民选机构巨大的干预能力。这套体系从根本上确保了,任何试图挑战传统权力格局的政治力量,都将步履维艰。西那瓦家族的屡战屡败,与其说是魔咒,不如说是这套制度设计的必然结果。
就连当初费尽心机、与宿敌达成某种妥协才得以返回故土的他信,如今也自身难保。这位曾经的“兄弟”洪森,反手就送了他一份“大礼”,让他信在记者面前也难掩失望与愤怒。他信怀疑洪森所谓“睡着了”的说辞,是为录音做的铺垫,这种被背叛的感觉,想必五味杂陈。
雪上加霜的是,他信自己也面临着“冒犯君主罪”的指控。这项被称为刑法第112条的法律,是泰国政治中最为神圣和最具杀伤力的条款。任何被认为对王室不敬的言行,都可能招致最高15年的监禁。多年来,它被频繁用作打压政治对手的工具。他信此刻被旧案重提,显然不是巧合,更像是对手们的一记组合拳,意在彻底终结这个家族的政治生命。
随着执政联盟中的第二大党自豪泰党拂袖而去,佩通坦的执政基础已经摇摇欲坠。泰国股市应声下跌,资本用脚投票,表达了对政局动荡的忧虑。
现在,整个泰国都在屏息等待,如果佩通坦最终被罢免,牌桌将如何重洗?为泰党手中只剩下一张牌——年近八旬、身体堪忧的猜甲森。这位老将过去对修改“冒犯君主法”的开放态度,早已让他成为保守派的眼中钉。
另一种可能,则是保守派势力卷土重来,重新掌权。前总理巴育虽然已经宣布退出政坛,但在泰国,政治人物的“复出”戏码并不少见。这盘棋局的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泰国政坛又将迎来一段激烈的动荡与博弈期。
这出大戏,看似围绕一个家族的兴衰起落,实则折射出泰国社会更深层次的撕裂。一方是代表草根阶层、通过选票一次次将西那瓦家族送上权力宝座的民众;另一方则是盘根错节、掌控着国家经济、军事和司法命脉的传统精英集团。这场拉锯战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至今看不到终点。
西那瓦家族的政治生涯,就像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连续剧。他们总能凭借高超的民粹主义手腕赢得选举,却又总是在与根深蒂固的建制派的对抗中败下阵来。这不仅仅是他们家族的悲剧,更是泰国民主进程中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
说到底,这并非简单的对错之争,而是一场关于泰国未来道路的根本性冲突。佩通坦的“通话门”只是一个导火索,它引爆的是泰国社会积压已久的结构性矛盾。无论最终谁能坐上总理的宝座,只要这种民选权力与建制权力之间的根本对立没有解决,类似的政治危机就只会一再上演,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