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10 09:28 点击次数:178
这女排主帅的位置,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尘埃落定啊,每次换帅都像是一场全国性的“大型找茬”现场,看得人血压有点高。
明明前段时间大家还在为姑娘们的拼搏精神点赞,转头就又进入了“谁是最佳主帅”的全国大讨论,这国民期待值拉得也太满了,弄得好像谁当主帅都得立刻变出个世界冠军来似的。
我知道很多人心里都认定了郎导,觉得只有她才能带领这支队伍重回巅峰,为国争光。毕竟,人家那履历,那战绩,那在世界排坛的地位,都是实打实摆在那里的,谁能不服?2015年世界杯,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9年世界杯,这连续三次世界大赛的冠军,不是随便哪个教练都能拿到的。特别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小组赛磕磕绊绊,八强赛面对强大的巴西队,那场逆转简直是经典中的经典,多少人当时是屏住呼吸看完的,那种绝境逢生的感觉,至今想起来都觉得热血沸腾。
可问题是,郎导自己都说了,她不可能永远执教下去,身体状况,年龄,都是现实的考量。她已经为中国女排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也不能总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而且,即便当初她回归,也是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临危受命,这其中的压力和艰辛,外人很难体会。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新一代的球员在成长,她们也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是不是应该给年轻教练一些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总不能一直活在“郎导时代”的阴影里吧,虽然那个时代确实辉煌。
我理解大家为什么这么执着于郎导,那种对胜利的渴望,对国家荣誉的看重,这本身没错。只是,有时候过于集中在某一个人身上,反而会忽视了整体的发展和变化。排球运动在发展,对手也在进步,一成不变的战术和思维,未必就能适应未来的挑战。
你想想,当年郎导自己接手中国女排的时候,也是在球队低谷期,她是怎么一点点把队伍捏合成型的?她也面临过质疑,也经历过挫折。所以,为什么不能相信现在的教练团队,或者有潜力的新生代教练呢?也许他们不像郎导那样拥有那么辉煌的过往,但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呢?
那些数据,那些过往的辉煌,确实是宝贵的财富,但历史终究是历史。现在的这批队员,她们的球风,她们的心理素质,跟当年是不同的。教练的技战术安排,临场指挥,也需要根据现有的队员特点来制定,不能一味地套用过去的经验。
我记得有一次,某个比赛上,看到一个年轻教练在场边,虽然没有郎导那种沉稳的气场,但能看到他在努力地和队员沟通,调整战术,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那种拼劲儿,那种成长的渴望,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是不是太容易用过去的标尺去衡量用别人的成功去否定现在的努力了?
而且,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主帅”只是一个名头,背后还有庞大的教练团队,技术分析,体能储备,心理辅导等等,都是环环相扣的。把所有的聚光灯都打在主教练身上,其实也是一种简单化的处理方式。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对中国女排的期望,已经不仅仅是体育成绩本身了,更是一种情怀,一种民族自豪感的寄托。所以,一旦出现波动,大家的情绪就会特别激动。但这种情绪,会不会反而给球员和教练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
我只是觉得,把目光放长远一点,给予年轻一代更多的支持和耐心,也许比一味地怀念过去,或者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来得更实际一些。
可话说回来,如果真的到了关键时刻,国家队还是缺一位能稳住局面,经验丰富的“定海神针”,而郎导也愿意再次承担这份责任,那也确实是大家最希望看到的结局。毕竟,荣誉感这个东西,在关键时刻,真的能转化为无穷的力量。
但这“谁是那个命定之人”的悬念,还在继续,看得人真是又期待又有点心焦。
真的,下一任主帅,究竟该是怎样的存在,才能让大家真正心服口服,并且还能让中国女排继续在世界舞台上闪耀,这个问题,怎么就这么难有答案呢?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