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爱电竞 > 新闻动态 >

同一民族、同一语言,阿拉伯世界的22个国家为什么无法统一?

发布日期:2025-07-30 09:51    点击次数:91

在亚欧大陆上,出现过不少庞大的帝国,就像咱们中国汉唐时候统一的大王朝,还有横跨亚欧非的罗马帝国,它存在了503年,这还不算东罗马帝国,以及长达626年的阿拉伯帝国。

汉唐两个朝代都是在战乱和分裂结束后,重新实现大一统的强大国家。而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分裂之后,就再也没有能够合并起来。

▲古罗马帝国时期

现在,以前罗马帝国管过的地方,现在被亚欧非的50个国家分着管,阿拉伯地区也分成了22个国家,总共有大约4.3亿人口。

这个有着600年历史的帝国为啥分裂后就再也没合起来过呢?阿拉伯人为了重新统一,都做了哪些尝试呢?

▲中东的沙漠国家

一、阿拉伯民族的辉煌岁月:帝国的兴盛之路

中东是好多古老文明的摇篮,早在很久很久以前,那里就有了古埃及、古巴比伦、波斯、腓尼基这些了不起的古代文化。

阿拉伯人是在西亚的阿拉伯半岛上发源起来的,跟中东其他古老文明比起来,他们住的地方算是中东自然环境最差的了。但就算条件再艰苦,阿拉伯人也没有因此消失。

▲中东地区的地貌分布图

7世纪时,穆罕默德这个哈希姆家族的人创立了伊斯兰教,并且打下了阿拉伯帝国的基础。靠着伊斯兰教的团结力量,阿拉伯帝国很快变得强大,成为了一个从亚洲到欧洲再到非洲都有领土的大帝国。

阿拉伯帝国助力伊斯兰教广泛传播开来,伊斯兰教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帝国的边界,渐渐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宗教,地位直逼第一大宗教。

阿拉伯帝国在好多领域,像文学、哲学、艺术和天文上,都有很多厉害的成就,阿拉伯商人们还把这些东方的科技带到了欧洲等地方。

▲沙漠中的阿拉伯王国

现在来说,对每一个阿拉伯人而言,那段阿拉伯曾经统一的历史时期,就像是他们民族回忆里的“黄金盛世”。

当然了,阿拉伯帝国里头可不是团结得像一块铁,伊斯兰教里还分出了好多派别,像逊尼派和什叶派,他们之间斗得很凶。

▲伊斯兰教各大流派的分布情况

9世纪初的时候,帝国的中央权力变弱了,伊朗高原、埃及这些地方开始自己管自己,不再听中央的。这时,帝国能管的也就只有两河流域和阿拉伯半岛的一小部分了。

到了10世纪中期,帝国的哈里发变成了地方大佬手中的木偶,虽然有些地方势力还认哈里发当头儿,但阿拉伯帝国其实已经四分五裂了。

▲国家四分五裂了。

阿拉伯帝国垮了之后,巴格达那儿的中央政府还没散,不少阿拉伯人觉得,这只是暂时的分开,以后帝国肯定还会合起来。

那时候,北非的法蒂玛王朝和掌控着埃及、叙利亚等地的阿尤布王朝,都曾想过要把阿拉伯世界重新合并起来。可惜啊,他们实力不够强,所以阿拉伯帝国最终也没能再次统一。

▲法蒂玛王朝曾经非常强盛一时。

1258年,蒙古人打败了阿拉伯帝国,在西亚建起了伊尔汗国。阿拉伯人的辉煌岁月至此结束,他们曾是那个横跨亚欧非、创立伊斯兰教的强大民族,但后来却成了其他民族的臣民。从这以后,阿拉伯人经历了长达700年被外族统治的艰难时期。

到了15世纪快结束的时候,奥斯曼帝国在土耳其人的带领下强大起来,蒙古帝国消失后,阿拉伯人没能重建阿拉伯帝国,反倒成了土耳其人的手下。

奥斯曼帝国最强大时控制的领土范围

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接手了哈里发的头衔,变成了穆斯林大伙儿的精神头儿。

土耳其人霸占了阿拉伯人的老家——阿拉伯半岛的东西两边,把伊斯兰教的两大圣地麦加和麦地那都攥在了手里,而半岛里头又乱回了部落间你争我斗的老样子。

奥斯曼帝国找来了阿拉伯地区的上层人物,让他们帮忙管理。比如那个“圣裔”哈希姆家族,就被土耳其人请去照看麦加和麦地那这两个神圣的地方。同时,不少阿拉伯贵族家的孩子还被送到土耳其,成了政治上的保证。

麦加坐落在某个特别的地方。

很多阿拉伯人心里不情愿被外族人管,他们想尽各种办法要逃离奥斯曼帝国的控制。就像阿拉伯半岛里面的沙特家族和其他部落,他们多次起兵反抗,但每次都被土耳其人还有站在土耳其那边的阿拉伯力量联手镇压了。

18世纪以后,奥斯曼帝国走了下坡路,这时殖民者开始闯进来。这些殖民者的到来,让阿拉伯人觉得有了联手的可能,因为他们的力量明显比土耳其人强大得多,阿拉伯人盼着能借此机会摆脱外族的压迫。

到了19世纪快结束的时候,英国管起了北边的埃及、苏丹,还有西亚的科威特、巴林、阿曼、也门、卡塔尔以及特鲁西尔这些国家(就是现在的阿联酋)。而法国呢,他们占领了北非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还有东非的吉布提和科摩罗。意大利则把利比亚和索马里收入了囊中。

▲20世纪初的全球形势模样

上面提到的那些地方,大都是以前被强国从奥斯曼帝国抢走的。后来,在摆脱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潮流中,这些地方一个个变成了拥有主权的阿拉伯国家。可以说,殖民者的入侵让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变得更加分裂。

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还管着好多阿拉伯人多的地方,比如两河区域、叙利亚,还有阿拉伯半岛的东海岸和西海岸这些地方。

▲1900年前后,奥斯曼帝国那会儿

殖民者那时候带来了新的民族观念,这让阿拉伯民族主义开始萌芽。有些阿拉伯的政治大佬为了摆脱奥斯曼帝国的控制,就投靠了西方的殖民者,想和英法联手,最终让阿拉伯人自由,还梦想着把阿拉伯世界联合起来。而圣裔哈希姆家族,在当时被认为是做这件事的最佳人选。

二、决心不变:阿拉伯人重返家园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奥斯曼帝国站边了德国和奥匈帝国那一边,跟英法俄这些协约国对着干。这时候,阿拉伯的一些有识之士觉得,这可是个摆脱奥斯曼帝国控制的大好时机。

▲20世纪头几十年的阿拉伯地区

这时候,哈希姆家族的族长是“侯赛因老爷”,他们家族掌控着阿拉伯半岛西边的汉志地带,那里有着伊斯兰教的两座圣城——麦加和麦地那。

1916年,老侯赛因在汉志地区带头反抗,有了英国的支援,他成功地把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赶了出去。

▲老侯先生

老侯赛因一手创办了汉志王国,还自封为“阿拉伯人的领袖”。他的几个儿子也都忙着跟英法打交道,老二阿卜杜拉得到了伊拉克穆斯林群众的拥护,老三费萨尔更是亲自带兵打下了叙利亚。这么一来,哈希姆家族眼看就要统领整个阿拉伯地区了。

要是哈希姆家族能把阿拉伯人团结起来,那西亚地区就会出现一个大家庭,人口超过两千万,地盘大于一百万平方公里,大家民族相同,信仰也一样。

哈希姆家族想掌管西亚那些阿拉伯人住的地方。

对英法两国而言,阿拉伯人就像是他们用来对付同盟国、拆分奥斯曼帝国的一颗小棋子。要是阿拉伯人真的统一起来建立政权,那列强想要掌控那片地区可就难了。

英法两国偷偷搞了个《赛克斯-皮科协议》,把阿拉伯地区变成了他们自己的地盘。紧接着,英国在1917年又弄了个《贝尔福宣言》,说巴勒斯坦这块地方可以给犹太人,让他们在那儿重建国家。

▲哈希姆家族是带领阿拉伯实现统一的核心力量。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完后,奥斯曼帝国就散了架。可英法两国不乐意看到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冒出来。到了1920年以后,法国把费萨尔赶出了叙利亚和黎巴嫩,英国则把伊拉克、约旦、巴勒斯坦这些地方变成了自己管的地盘。

面对强大列强的压迫,哈希姆家族没办法,只能在殖民者控制下弄个听他们话的政府。从汉志开始,老侯赛因的后代们分别在1921年和1932年,当上了约旦和伊拉克的头头,这样一来,哈希姆家族就管了三个阿拉伯国家。

一战结束之后的那个阿拉伯地带

不只是英法两国赞成阿拉伯统一,就连阿拉伯人自己中间,也有些势力不买哈希姆家族的账,不想让他们一统阿拉伯。想想看,阿拉伯帝国没了都快一千年了,这期间,各式各样的阿拉伯家族、宗教派别在政治上争来斗去,阿拉伯世界里面的利益纠葛复杂得很。到了20世纪初,想让这么多政治家族在利益上统一意见,那真是比登天还难。

哈希姆家族以前管过4个阿拉伯国家。

哈希姆家族掌握着两大圣城,这让其他阿拉伯势力眼红又心生不满,特别是和沙特家族联手建立内志王国的汉志,双方关系十分僵硬。哈希姆家族还不让内志的穆斯林去麦加朝圣。

1924年的时候,沙特家族跟统治汉志王国的哈希姆家族打了起来。哈希姆家族心里还憋着气呢,因为英法两国之前硬生生打断了阿拉伯统一的步伐。英法心里也明白这一点。英国呢,为了自己的利益,索性就站边沙特家族,这样一来,阿拉伯人统一的大计就给搅黄了。

沙特家族的老大,伊本·沙特

1925年年底,沙特家族完全占领了汉志地区,然后把汉志和内志合并在一起,成立了沙特阿拉伯国。这样一来,哈希姆家族就失去了对麦加和麦地那这两座圣城的统治,他们在伊斯兰世界里的地位也大大下降了。

沙特家族在历史上的地位,跟那个被称为圣裔的哈希姆家族比起来,可就差远了,他们也没得到多少阿拉伯人的认可。所以,沙特家族对统一阿拉伯世界没啥兴趣,这样一来,阿拉伯统一的大业就缺了个领头的。

沙特控制了两座圣城,这让哈西姆家族遭受了严重打击。

二战结束后,因为世界各国的殖民地制度慢慢崩溃,之前被英国、法国等欧洲大国控制的许多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终于获得了自由,成为了独立的国家。

脱离殖民统治后的阿拉伯各国,走上了不同的政治道路。像埃及、利比亚、摩洛哥这些国家,继续保留了君主制度;而叙利亚、黎巴嫩、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国家,则选择了建立共和政体。

埃及最后一个君王,叫法鲁克二世。

在一些比较穷的阿拉伯君主制国家,例如埃及、利比亚这些地方,上层统治者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而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非常辛苦,这种情况最终引发了当地的起义反抗。

当埃及、利比亚这些国家废除了君主制,建立起共和国后,共和制度就渐渐受到了阿拉伯人的欢迎。特别是埃及的领袖纳赛尔,他凭借自己非凡的个人吸引力,赢得了众多阿拉伯百姓的喜爱。

▲用共和制的方式代替了君主制的方式

在冷战那时候,埃及等国家决定跟苏联站一边,通过这样做,他们得到了好多军事上的帮忙,好跟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对着干。

纳赛尔带领埃及,从英国和法国那里抢回了苏伊士运河的管理权,还站出来声援巴勒斯坦对抗以色列,这使得他在越来越多的阿拉伯人心目中,成为了阿拉伯世界的英雄。

▲纳赛尔这个人挺有名的。

纳赛尔致力于实现阿拉伯人的联手和统一,这就是大家说的纳赛尔主义。哈希姆家族想要搞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君主制国家,但没能成功。于是,由埃及带头的共和制阿拉伯统一新路子,就成了阿拉伯人的新方向。

二战结束后,埃及带头的一些阿拉伯共和国,和以色列之间,接二连三地打了好几场中东大战。

尽管阿拉伯国家在战争中吃了败仗,但他们还是提出了一个新计划,想从君主制的阿拉伯国家转变为共和制的阿拉伯国家。

▲哈希姆家族的标志旗

因为埃及在阿拉伯国家里实力相对较强,再加上纳赛尔的个人政治号召力,所以埃及率先尝试牵头联合一些阿拉伯国家。

1958年的时候,埃及、叙利亚和也门联手搞了个阿拉伯合众国,说是共和制加联邦制。可结果呢,埃及因为个头大,把大权和资源都攥自己手里了。

▼阿拉伯联合国家

哈希姆家族仍然在努力,想要掌控阿拉伯世界的统一大权。为了跟共和制对着干,约旦和伊拉克这两个由哈希姆家族统治的王国联手,搞了个阿拉伯联邦。

不过才过了半年时间,伊拉克的国王就被推翻了,哈希姆家族建立的阿拉伯联邦也随之散了伙。另一边,埃及带头的阿拉伯合众国呢,也因为大家利益分不均,在1961年也宣布解散了。

▲阿拉伯联邦是由哈希姆家族一手打造的。

到了20世纪70年代,因为阿拉伯国家在中东战争里四次都打了败仗,加上他们想合并却试了好几次都没成功,阿拉伯民族主义的那股子热乎劲儿就慢慢消退了。

七十年代以后,美苏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这让阿拉伯国家之间也出现了分歧。苏联站队叙利亚,而美国呢,因为看重石油带来的好处,所以选择了支持实行君主制的沙特阿拉伯。

▲阿拉伯民族主义深受中东战争多次失利的沉重打击

中东战争连连失利后,原本站队苏联的埃及转而找上了美国,想和以色列和解。这么一来,埃及就被其他阿拉伯国家看作是背叛了民族,丢掉了阿拉伯世界领头羊的位置,阿拉伯统一的路子上又没了领头的。

埃及地位下降后,在上个世纪的80到90年代,利比亚、叙利亚和伊拉克都想要再次把阿拉伯国家团结起来。

伊拉克的头头儿,萨达姆。

到头来,利比亚因为力量不够,没法带头搞区域联合。伊拉克呢,它和叙利亚闹起了地盘争端,再加上跟伊朗打仗消耗了不少国力,结果在海湾战争里被美国狠狠教训了一顿。阿拉伯国家想要联合起来的梦想,一次又一次地被打破了。

三、道路长远:找条新路的统一方法

冷战结束后,美苏两个大国的争斗不再,世界进入了一个大国主导、多国并存的新局面。这时候,阿拉伯人又一次觉得,阿拉伯世界有机会成为世界上的一流力量。

阿拉伯人渴望在全球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不过,不管是20世纪初哈希姆家族推行的“国王统治方式”,还是二战后埃及主张的“共和政体道路”,都没能成功,阿拉伯国家在政治上想要团结一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这时候,阿拉伯国家成立的好几个地区组织开始变得更重要了,他们想通过这些组织加强经济和政治上的往来。

像世界上最大的阿拉伯国家团体——阿拉伯国家联盟,也就是阿盟,还有海湾那边几个由君主统治的阿拉伯国家一起搞的海湾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以及北非的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等等。

▲阿拉伯联盟的成长历程

但这些团体都认同国家主权是最重要的,成员国更看重自己的国家利益,这就意味着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不会太多。

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真的很大,像海湾那边的国家,一直都是由君主统治的宗教国家,而其他一些国家呢,则是共和制。这样一来,世俗想法和伊斯兰思想、还有君主制和共和制之间的差异就越来越大了。

▲现在那些还保留着君主制度的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国家要想统一,不光要被路线不同的问题绊住脚,宗教派别的争斗也是个大麻烦,尤其是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矛盾最深。就像沙特,老觉得自己是“逊尼派的老大”,到处给阿拉伯国家的逊尼派撑腰。

伊朗是世界上什叶派人口最多的国家,它支持伊拉克、也门等地的什叶派群体。阿拉伯国家常因宗教派别争斗而困扰,而像美国、俄罗斯、以色列这些外国势力,也瞅准机会,利用阿拉伯国家内部的宗教分歧来干涉它们的内政。

宗教派别的争斗让阿拉伯世界变得四分五裂。

特别是从2011年阿拉伯之春开始后,叙利亚等国家的内战一直没停,这让外面的大国有了插手的机会,像美国、俄罗斯和土耳其这些国家,都往阿拉伯国家派了军队。

阿拉伯各国因为各自不同的政治需求,纷纷找不同的国家做靠山,这样就分成了好几个政治小圈子。这样一来,阿拉伯世界变得更加四分五裂,他们内部很难达成一致的政治愿望。

美军在中东有个军事据点。

当然了,对于阿拉伯国家而言,经济依旧是支撑政治体系的基础。提到中东,大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让人感觉阿拉伯国家都很有钱,出手阔绰。

油气资源的分布情况不太一样,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

其实,中东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布得很不均匀,大都集中在波斯湾边上,而这一带主要是君主制的阿拉伯国家。

沙特这些君主国家靠着宗教地位(比如说是“两圣城的保护者”)和石油财富来保持他们的权力,他们不喜欢民主变革。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配不公平,导致阿拉伯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同让阿拉伯世界里面的矛盾更加突出了。

▲前六个全都是实行君主制的阿拉伯国家(图片来源于数据Top分享)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热潮退去后,阿拉伯国家开始依据各自的历史背景,着手打造本国的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阿拉伯主义不再被摆在最前面了。

就像黎巴嫩人强调他们的“腓尼基根源”,埃及人在加深对“古埃及文化”的探索中,重新构建了埃及人的身份认同。与此同时,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柏柏尔人,也开始更加关注自己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差异,他们认为国家的民族认同比阿拉伯人的身份更加重要。

▲埃及人热衷于挖掘自己国家古老的文化历史。

阿拉伯国家要想在政治上快速统一,恐怕还得等上好一阵子。往后啊,说到阿拉伯的“统一”,可能更多是指经济和文化上的融合。对阿拉伯人来说,虽然历史上也有过统一的光辉时刻,但那真是转瞬即逝,大部分时间还是处于分裂的状态。

▲阿拉伯各国国旗



Powered by 爱电竞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