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10 22:24 点击次数:118
美国又在联合国安理会耍了一出熟悉的戏码。当地时间9月30号,围绕海地维和问题,美国强推新成立维和部队的草案,准备把费用摊派到各国头上。中方直说了,这已经是“最大善意”,意思很简单:不否决,是看在联合国和受牵累地区国家的面子上,但想让中国往这个无底洞里撒钱,没门。
先别急着看投票结果,这事要从海地的黑帮乱局说起。这个加勒比小国人口不到一千万,离美国不远,按理说在安理会框架下,要治理好它并不复杂。但问题是,过去十年,联合国已经七次派遣维和部队,其中三次是多国联合出兵,结果次次失败。黑帮不仅没被清除,还越来越猖狂。
最讽刺的是,黑帮开始把联合国当成长期提款对象。维和部队的救援物资被哄抢,甚至直接勒索联合国,把这当成营生。到了2024年,仅黑帮暴力就致使至少5000人死亡。局面失控到这种程度,背后推手是谁?答案很明确,美国。
问题第一根刺在美国对海地内政的干预。按理说,维和部队控制暴力后,下一步是帮它建立一个正常运转的政府。但美国不愿看到隔海的海地真独立,把它当后花园。每次海地要组成过渡政府,美国都扶自己的代理人上台。买办为了上位,必须向美国输送利益,可海地本来就是靠联合国援助勉强过活的穷国,哪有资源给美国?于是这些买办政府贪污救援资金、刮地皮,民众生活更糟。
政府不被认可,民众生活不下去,就只能加入黑帮或依赖黑帮。结果,黑帮生存的土壤一直在,本地人更愿跟黑帮混,维和部队镇压只是短效。下一次乱局又会到来,联合国的钱一次次打水漂。
第二根刺,是美国的枪支流入。美国管不住国内军火商,大量美制武器走私进海地。维和部队是维持秩序的,不是打仗的,不会带坦克飞机大炮这种重装备。结果海地黑帮手里却有美制武器,装备不比维和队差,有时甚至更有优势。加上他们是本地人,占据地形熟悉的好处,维和行动长期陷入被动。其他国家自然不愿再浪费人力物力去填这个坑。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采取了雇佣模式。比如2023年,肯尼亚打头组建多国派遣部队,原本美国答应出钱,结果资金迟迟不到位,最后干脆赖账。如今特朗普上台,更不想自己掏腰包,又想让联合国分担。
于是有了9月30日的安理会草案,美国要求各会员国“责任共担”。说直话,就是再次强制摊派海地维和的费用,逼中国等国跟着买单。
中国在会上投了弃权票,并且明确表示:没有阻拦决议草案通过,已经是最大善意。这个善意是对联合国秘书长和受影响地区国家的,不是对美国的。谁制造的麻烦,就该谁来解决。美国不改变干涉海地内政、不停止武器流入,这个局面根本无法好转。
过去的案例已经说明,美国模式下的海地维和,就是一场不断重启的失败。驻海地的中国维和官兵深知这种恶性循环:镇压是短期的,滋生黑帮的土壤依然存在。
对比一下安理会对利比亚的行动。当年利比亚有完整军队和政府,卡扎菲再强硬,几个月内就被推翻,国家崩溃。但海地的黑帮哪有那种军力?可十年七次行动都失败。差别不在黑帮的战斗力,而是在背后有人刻意让局面维持混乱。
美国的策略一眼看穿:把联合国当提款机,用维和的幌子转嫁烂摊子。不直接解决内政和武器问题,只靠一次次军事镇压,烧的是别人的钱,做的是自己的地缘棋局。
再看肯尼亚的处境。2023年的多国派遣部队,美国口头承诺资金支持。肯尼亚派出了人员,但钱没到位,维和变成了“义务出勤”。现在美国反而再次把责任推到联合国,试图通过集体决议逼各国分摊。这种摊派性质的维和,在本质上是霸权维护自己的后院稳定。
海地的枪声还在响,美国的军火走私还在持续。驻地的黑帮靠着武器和本地优势屡次反击维和部队,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各国不愿再派兵出钱,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不得不找肯尼亚这样的中小国家合作,却又不真付钱。
在这次安理会会议上,中方态度很清楚。不给美国面子,不阻拦草案,是给联合国一个台阶,但不会为这种没有出路的方案投入资源。从根上解决问题,美国要停止干涉、控制军火流入,否则十年之后,海地依旧是黑帮的地盘。
现在草案虽然没被否决,但实际执行的可能性并不乐观。其它大国多半心里有数,不愿再当冤大头。美国想用决议分摊责任,联合国秘书长固然想稳定局面,但没有现实的政治和安全保障,维和只能陷入一次次的重复投入里。
海地人的生活依旧艰难。救援物资被腐败政府夺走,黑帮掌控街区,国际社会看到的,只是新一轮草案和旧一轮悲剧的延续。美国制造的麻烦,在美国不出钱、不改变策略的情况下,谁都解决不了。
会议结束,日本代表私下也提到,海地问题早已不是简单的维和行动,而是地区政治的烂疮口。法国之前派人参与多国部队,也被黑帮搞得灰头土脸,这次对美国的摊派态度谨慎。俄罗斯的立场更明确,看着美国陷入困局,乐得袖手旁观。
于是,这场会开完了,草案通过了,但海地街头依旧枪声密集,黑帮装备依旧是美制武器。美方还在推所谓的“新维和方案”,仿佛安理会的投票就能解决问题。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