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10 21:14 点击次数:73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NASA,要一口气官宣10个新宇航员,这本该是场派对,是给所有人打鸡血的时刻。香槟,闪光灯,未来的太空英雄……气氛都烘托到那儿了。结果,代理局长肖尔·达菲一开口,整个场子瞬间就冷了,跟西伯利亚的寒流过境似的。他几乎是吼出来的:“要是中国打败NASA,那我可真活见鬼了(I'llbedamned)。”
那句话,真的,不像是什么对中国的战书,更像是一声压抑了太久的哀嚎。你知道吗,就像一个平时特别能撑的人,突然在你面前崩溃了。NASA内部积攒了多少焦虑、多少挫败感,全在这一句话里炸了出来。这背后,是那个叫“阿尔忒弥斯”的重返月球计划,一团乱麻,而另一边,中国的航天脚步又稳得让人心慌。
美国人的月球焦虑,这事儿说来话长了。
从2004年就开始念叨着要回月球,快21年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美国的飞船影子都还没看见。达菲为什么会说出那种话?因为现在整个华盛顿都在讨论一个让人脸上挂不住的问题:这个世纪,到底是中国人先上去,还是美国人先“回去”?
你看中国这边,计划清清楚楚,一步一个脚印:2030年前,中国人要上去。2035年,月球国际科研站要建起来。这时间表拿出来的时候,美国人自己定的目标还是雄心勃勃的2025年。说白了,我们没想跟谁赛跑,毕竟人家1969年就插旗了,那个“世界第一”的名头早就是历史了,我们图的是自己的科学发展,是自己的星辰大海。
可现在呢?美国人自己慌了,自己把自己逼成了一场比赛的选手,而且还是快要被套圈的那种。
这都什么时候了,原来说好的“阿尔忒弥斯2号”,就是载着宇航员绕着月球飞几圈就回来的那个任务,到现在还没个准信。这一步太关键了,这是登月前的最后一次彩排,得验证从地球到月球再回来,整个流程人能不能受得了,设备靠不靠谱。
问题是,这最关键的彩排,卡壳了。
时间上就一拖再拖。本来是2024年的事,先是推到今年9月,后来又说要到明年4月。最近又有风声说,哎,可能提前到明年2月吧。你听听,这来来回回的,哪像个胸有成竹的样子?这本身就说明了,他们心里也没底。
但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第二个问题,一个有点黑色幽默的问题:就算宇航员真的坐着“猎户座”飞船到了月球轨道,他们……怎么下去?
飞船没法登陆。就是说,他们只能在月球上空飘着,当个“环月游客”。按照NASA的剧本,这“临门一脚”的活儿,外包给了马斯克的SpaceX。让他们拿那个酷炫的“星舰”,改装出一个能载人下去的着陆器。
可问题是,“星舰”啊……它自己才刚刚磕磕绊绊地飞了一次完整的太空飞行。它连自己能不能稳稳当当地从地球飞到月球轨道都还没完全证明,更别提载着人下去,再稳稳当当地飞起来了。这可不是在自家后院放烟花。
很多人对马斯克有种近乎迷信的崇拜,觉得他就是奇迹的代名词。而且,特朗普的任期要到2029年2月才结束,时间好像还有个三年多,钱给够,马斯克说不定真能给你变个魔术出来。
但你再想想达菲在现场那种几乎要哭出来的表情,就知道,事情根本没那么简单。马斯克是厉害,他敢想敢干,不怕失败,炸了再来。可工程技术这东西,它不认老板是谁,它只认物理规律。你得一步一步来。
任何载人航天器,都必须,必须,必须经过无数次无人测试。当年马斯克为了让NASA相信他的“载人龙飞船”是安全的,干了件什么事?他直接在空中引爆了一枚火箭,就是为了给全世界看,他的飞船逃生系统有多牛。那次惊天动地的“烟火秀”,才最终换来了NASA的信任票。
现在这个月球着陆器,也得走一遍同样的流程。可是直到今天,别说载人测试了,我们连一次“星舰”月球着陆器的无人绕月或者着陆测试都没见过。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东西的研制进度,离能用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更别提那个疯狂的加油计划了。那个大块头的“星舰”要去月球,得上百吨的燃料。计划是先打好几艘“星舰”上去当“加油机”,在地球轨道上给那个着陆器加满了油再走。在太空里输送点常温燃料不稀奇,可“星舰”用的是零下一百多度的液氧和甲烷,在轨加注这种低温燃料,难度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很多专家都觉得,马斯克能在2028年前把这套东西搞利索,都算是烧高香了。
所以,你再看达菲。他作为代理局长,面对这么个烂摊子,他能怎么办?他总不能跑到总统面前说:“对不起,我们办不到”吧?那他那个“代理”的帽子估计一辈子都摘不掉了。
他只能咬着牙,对外放狠话,摆出一副“我们输不起,也绝不会输”的姿态。他甚至说,要在特朗普总统卸任前,让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让星条旗永远留在那里。
这些话,听着更像是在给自己壮胆,像是在走夜路时大声唱歌。技术难题不会因为你喊几句口号就自动消失。
反观我们呢?新一代的载人火箭、新一代的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测试。当美国人还在为“到底能不能去”抓耳挠腮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踏踏实实地研究“怎么去得更安全、更稳当”了。
也许,真的,21世纪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会是一位讲中文的航天员。这可能不是因为我们赢了什么比赛,而仅仅是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把这当成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