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爱电竞 > 产品展示 >

美国六代机重磅亮相,中国网友却炸锅:这不就是歼-36?

发布日期:2025-08-19 06:51    点击次数:170

美国媒体过去对中国战机的指责,总是带着“抄袭”的帽子。想当年,歼-20一亮相,他们就说它“抄袭F-22”。后来歼-35露面,又被说成“模仿F-35”。可现在情况有点变了,一些设计趋势反而开始从中国反过来影响美国。

鸭翼反向渗透?

比如,歼-20率先用了全动鸭翼的隐形布局,现在美国空军的六代机F-47,也“违反祖训”装上了鸭翼。更有意思的是,中国歼-36首次亮相,部分设计采用了机背进气道,这之后,美国海军的六代机概念图也紧接着放出了类似设计。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简称诺格)公开了他们的F/A-XX舰载机官方概念渲染图,图上清晰可见这个设计。

美国过去在战机研发上,一直延续着“代代领先”的传统。从三代机到五代机,美军觉得自己一直是行业规则的制定者。可现在局面有点尴尬,中国的歼-36、歼-50型号接连试飞,技术细节逐渐明确,美国那边却只推出了空军用的F-47,海军版迟迟没有消息。

这种沉默,显然不符合美军“保持威慑”的对外宣传节奏。于是,诺格公司抛出了这张F/A-XX舰载机的概念图,算是告诉外界,美国海军的六代机不是空中楼阁。从诺格这张图看,F/A-XX正停在航母弹射器上,准备起飞。

设计理念新变奏

它整体用了机身融合的隐形设计,机鼻很宽大,明显是为了装更大直径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驾驶舱视野很好,但却是个单座布局,这在六代机里算不常见了。因为未来空战不仅要飞,还要处理海量传感器信息,双座设计在工作分担上优势明显。

真正让军迷们议论纷纷的,是它上部也就是机背的进气道。进气口位于机身肩部,形状有点像矩形,略带弯曲,左右对称给两台发动机供气。这种设计在隐形轰炸机上常见,比如B-2、B-21,可以有效减少来自下方的雷达反射。

但是,它的短板也很明显。在高迎角机动时,机身可能会遮挡进气口,导致进气不足,甚至影响发动机推力稳定性。这对一架舰载战斗机来说,是个不小的风险。

美媒“变脸”为哪般

回想起来,美国媒体在歼-36采用机背进气道时,曾极力渲染它机动性能不足,暗示它更像“战斗轰炸机”,而不是纯粹的制空战斗机。可是,轮到F/A-XX用上类似布局时,这种批评声却神奇地消失了。他们转而强调F/A-XX的“大航程”优势,认为这能满足跨太平洋作战需求。

这种前后不一的说法,背后反映的是一种战术理念的变化。未来的空战,核心将是全向隐形加上超远程空空导弹。现代导弹技术进步很快,有源相控阵导引头、多脉冲火箭发动机和双脉冲固推技术,已经让导弹的射程和不可逃逸区大幅扩大。很多空战,在视距之外就已经结束。俄乌战争和印巴冲突的数据显示,BVR(超视距)击杀的比例,已经远高于近距格斗。

在这种背景下,机背进气道带来的隐身优势,尤其是对地面和低位雷达的散射抑制能力,可能比传统的高机动性更有价值。可以说,美军和中国在六代机设计思路上出现趋同,不是偶然,而是双方对未来空战模式有相似的判断。

“PPT”挑战真战场

当然,诺格的这张图还停留在“PPT”阶段,没有经过风洞验证和实机测试。舰载机的使用环境非常严苛,需要承受剧烈的弹射加速度、频繁的拦阻着舰冲击,还有高湿高盐的海洋环境。这些都会对进气、气动和结构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如果机背进气道在高机动中真的存在供气波动问题,那么即便超视距作战是主要战术,也可能在实战中暴露短板。概念图上的F/A-XX,配有外倾双垂尾。这种设计虽然有助于降低某些方向的雷达反射,但还是无法避免米波雷达下的谐振问题。这和F-47的鸭翼一样,可能会限制它的全向宽频隐身性能。

相比之下,中国的歼-36、歼-50取消了独立的垂尾、平尾和鸭翼。它们采用了全融合升力体和全动边条翼设计,理论上隐身带宽更大。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海军的六代机项目,是在波音和诺格之间竞争。业内普遍认为,波音很难同时为空军和海军开发完全不同的平台,所以波音的舰载版很可能是F-47的衍生型号,缺乏新意。

诺格的F/A-XX反而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即便它现在只是示意图,也有助于在舆论上与中国的歼-36、歼-50形成一种“平行竞争”的叙事。

结语

综合来看,诺格F/A-XX概念机的机背进气道设计,与中国歼-36的思路高度一致。这说明未来空战的评判标准正在改变:超视距空战成为主流,隐身和航程的优先级明显提升。机动性依然重要,但不再是压倒一切的指标。同时,舰载机的隐身与适航性平衡,将成为设计的核心关键。中美在六代机技术理念上,确实出现了趋同的趋势。

如果诺格的方案真的中标,美国海军的六代机将走上一条更强调长航程、更注重隐身带宽的新路线。但它从技术可靠性、宽频隐身能力到实战适应性,能否与中国的歼-36、歼-50抗衡,仍需要时间和早日拿出原型机验证才能回答。



Powered by 爱电竞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