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10 18:13 点击次数:100
2024年9月,多哈和开罗,卡塔尔、埃及和美国又把以色列和哈马斯的代表叫到一间屋里,谈停火换人质。黎巴嫩南部到以色列北部的炮火没停,火光隔着边线互相照。因为这个,战场和谈判桌一起转,谁也走不开。
先说谈判。卡塔尔和埃及人士对外说有进展,但分歧还在。焦点就三件事:有没有“永久停火”、以军是否彻底撤出加沙、被扣人员怎么分批换。简评一句:各自底线没挪,所以走两步停一步。
接着看美国。8到9月,布林肯多次穿梭中东,继续推拜登在2024年5月底介绍的三阶段框架。大意是先停火、先换一部分人,再谈更长停火和重建。点评一下:华盛顿想降温,但以色列内部政治牵着手,推不快。
然后是地面战。以军在加沙的行动断断续续,拉法、加沙城都反复进入清剿。联合国机构多次通报,加沙平民伤亡以万计,流离失所者超过百万人。这组现实,让各方在镜头前的表态都更紧。
再看北边。真主党和以军对射持续了一年,2024年夏天还升级,火箭弹、无人机和远距离打击都用上了。以军说打掉了对方多名骨干,黎方也公布有指挥员阵亡。简单说:北线火越旺,南线谈得越难。
以色列国内同样不平静。北部几万名撤离居民长期住在旅馆和亲戚家,迟迟回不了家。军方要压力,政府要交代。因为这个,内阁里声音不一,强硬派要打到底,中间派催快点换人回家。
把视线拉到利雅得。沙特和美国谈安全协议、民用核能和军售的“打包”,被外界认为是给沙特和以色列“建门”。但沙特多次公开说,必须要有通往巴勒斯坦建国的真实路径。要点很直白:不解决这个,就别谈照片。
德黑兰在旁边盯着。伊朗在4月中旬直接用无人机和导弹袭过以色列一次,随后各方降了火,但相互警告不停。伊朗支持真主党,也和哈马斯有联系。它不想全面开战,但不愿被忽视。
海上也不安生。也门胡塞武装从2023年末开始打商船,2024年这一势头没停。多国护航,许多船改道走好望角。结果是时间更久、成本更高,企业算账,消费者埋单。
欧洲这头跟进表态。欧盟一边加人道援助,一边讨论对伊朗加码制裁,也评估是否对以色列某些个人或实体做限制。同样是两手:救人不耽误“敲打”。
回到谈判桌。美国、卡塔尔、埃及给了多个版本,阶段、名单、时间点都改过。哈马斯要明确结束战事的承诺,以色列要安全保障和避免战后被动。都怕先松手后吃亏。
街头的声音在推着走。以色列多城每周有示威,家属举着牌子要政府尽快把人换回。反对派盯着总理,强硬派盯着底盘。政治账和军事账夹在一起,决定就慢。
华盛顿也有难。军援、停火、对以态度,在国会吵,在校园吵,在党内也吵。白宫两头受压,所以话语里加了“保护平民”“尽快停火”,具体动作还得看票和盟友。
放在一块就是一场多线拉扯。任何一线出事,另一线就紧。一个名单、一条话术,都可能让谈判回炉。外面看着反复,其实各方都在挪毫米。
夜里,加沙南部一处临时营地,孩子端着水桶排在水车旁,志愿者把阀门拧开,塑料桶落在沙地上发出闷响,远处发电机在嗡嗡转。桌上的那几份文本,能不能终于换来这群人一晚的安稳觉?